孟姓:發(fā)祥地有兩個,即今河南北部和山東東南部。孟姓首先在中原北部興起,并且兩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極昌。漢代,孟姓已成為河南、河北及山東等省境一帶望族,并向西播遷于陜西咸陽,向南入遷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魏晉南北朝時,孟姓族人因避戰(zhàn)亂,大舉南遷,其中河南一帶的孟姓大多入遷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帶,山東一帶的孟姓多遷至今江蘇、浙江一帶。孟姓廣泛分布于我國今河南、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蘇等地,明、清之際遍布全國各地。
孟姓圖騰
發(fā)源地 河南北部、山東東南部
得姓始祖 慶父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的衛(wèi)國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縶,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諸侯國衛(wèi)國,其開國之君為周武王弟衛(wèi)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內(nèi)。衛(wèi)國傳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縶,字公孟,因病不得繼位,讓位給其叔。
到了公子縶的孫子姬驅(qū),便以祖父之字為姓氏,稱公孟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孟氏者,是為河南孟氏。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齒序排列,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上古時期,人們對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觀念。從在安陽殷墟出土的商時期甲骨文字中,已經(jīng)有了“子孟次別于子之伯”的記載(該甲骨片現(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編號KCN-2704-141-03),說明其時對嫡、庶的分別已經(jīng)十分明顯。按商禮:伯,指嫡支長子,即正妻所生之第一子;孟,指庶支長子,指庶妻或妾妃所生之第一子。在典籍《禮·緯》中明確記載:“嫡長曰伯,庶長曰孟!币虼,“孟”,在很古早就已經(jīng)作為子女嫡庶齒序的排列稱謂,顯然是孩子名字稱呼的主要形式。中國古代奴隸制社會中、晚期的代表階段殷商至兩周時期,已經(jīng)明確沒有了禪讓模式,君主之位的傳承方式已經(jīng)固定化為“嫡承庶輔”,“孟”也就成為了程式化的“次之第一”稱謂的代表。因此,當(dāng)繼承人已經(jīng)成年(虛歲十八歲)時,稱作“天子之年”,說明具備了繼承君位的能力,但父君健在,其只能等待,即謂“孟位以待”。這在典籍《書傳》中也有明確解釋:“天子之子,年十八,稱孟侯。”另外,在古代,女子之兄亦稱為“孟”,常有長孟、次孟……,指的就是類如大舅子、二舅子之類的稱謂,是母系氏族社會的典型遺痕。在中國歷史進入到封建社會之后,這種嫡庶稱謂不但沒有休止,而且愈演愈烈,因為它完全符合封建社會制度的人文理念,以至于直到今天,這種影響仍然深邃地固化在中國億萬民眾之中,且不容忽視。
庶支長子之孟、嫡傳繼位之孟、女兄稱謂之孟……等等,早就在中華人文歷史上成為姓氏之始,孟氏一族遠早于姬姓孟氏之源,其來源繁復(fù)深遠,絕無一論。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的魯國公族慶父的兒子公孫敖。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jù)史書記載,黃帝姓公孫,是少典氏部落首領(lǐng)的兒子。他生于壽丘(今山東曲阜),長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軒轅之丘,因此號軒轅氏;再遷有熊(今河南新鄭),也稱有熊氏。
慶父共仲雖為孟氏之始祖,但因其三年連弒二君,罪使國內(nèi)大亂,人不敢敬,而孟子系慶父后裔,且才高德重,故孟氏族人尊奉孟軻為得姓始祖。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墨爾奇特氏,亦稱蒙格惕氏、穆奇德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滅里吉歹部,后為巴爾虎蒙古姓氏,世居扎魯特(今內(nèi)蒙古扎魯特旗)。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orcit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穆氏、秦氏等。
⑵.蒙古族墨爾濟吉特氏,亦稱莫勒圖特氏,居克什克騰(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旗)。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orjigite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
⑶.蒙古族岳羅沁氏,亦稱亦赫君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旗)。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olocin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
⑷.蒙古族亦赫君氏,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
源于滿族,其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穆顏氏,亦稱穆延氏,源出遼國時期五國部之一的抹拈部(抹捻氏),以部為姓,滿語為Muyan Hala,世居渾春(今黑龍江黑河以北俄羅斯境內(nèi)),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秦氏、穆氏等。
⑵.滿族蒙果資氏,滿語為Menggosi Hala,世居綏分(今黑龍江綏分河上游地區(qū)),后多冠漢姓為孟氏。
⑶.滿族蒙古爾濟氏,滿語為Menggurgi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科爾沁(今內(nèi)蒙古通遼、吉林西部一帶)。后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蒙氏等。
⑷.滿族孟克伊哷氏,滿語為Mengkyire Hala,世居蜚優(yōu)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xiāng)高麗城村),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等。
⑸.滿族墨克勒氏,滿語為Mokele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
⑹.滿族墨勒哲哷氏,亦稱莫爾哲勒氏,滿語為Moljere Hala,漢義“用刀復(fù)仇”,世居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阿穆達(今黑龍江哈爾濱山彥倭和)、松花江、黑龍江等地。后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曹氏、莫氏等。
源于鄂倫春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鄂倫春族瑪拉庫爾氏,亦稱莫拉呼爾氏,瑪哈依爾氏,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羅斯境內(nèi)結(jié)雅河流域)。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alakur Hala,漢義“分支”。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
⑵.鄂倫春族瑪拉依爾氏,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羅斯境內(nèi)結(jié)雅河流域)。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alalr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
源于達斡爾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黑龍江志稿》記載:
達斡爾族莫爾登氏,亦稱孟爾丁氏、孟爾的音氏、墨爾丹氏、莫塔哈利氏,滿語為Mordin Hala,世居黑龍江布特哈地方(今黑龍江訥河)。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alalr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孟氏、莫氏、蒼氏等。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孟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孟氏,世代相傳至今。
慶父(?--公元前660年):姬姓,魯氏,名慶父,魯桓公(姬允)的庶長子,在周朝末年是孟姓的得姓始祖。慶父是個品行極壞的人,與其嫂、魯莊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沒有子嗣,他與哀姜密謀,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開為魯君繼承人。魯莊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莊公的意愿立莊公之子開,就是魯湣公。后來,慶父又派人殺死緡公,欲自立。因此,魯國人非常恨他,都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國。季友用賄賂求莒送歸慶父,慶父在歸國途中自殺。這時任魯相的季友,讓慶父的兒子公孫敖繼承慶父的祿位。因慶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的;又為避諱弒君之罪,所以,慶父的子孫改稱孟孫氏。后來,孟孫氏又簡化為孟氏。慶父欺君,其子孫改姓,都發(fā)生在魯國,魯國建都于曲阜(今屬山東),所以這支孟姓出自山東。慶父死后,其子公孫敖在慶父幼弟季友的協(xié)助下,繼其父之位,得以保此姬姓之嗣,為孟孫氏最終發(fā)展為魯國世卿打下了基礎(chǔ)。
孟軻:字子輿,生于周烈王四年、魯共公五年己酉歲四月初二日寅時。是為孟氏世家二義堂始祖。
孟氏在當(dāng)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屬于大姓系列,人口約四百零六萬一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25%左右。
先秦時期。孟姓最初活動于河南、山東、河北交匯地區(qū)。兩漢至唐朝,孟姓在華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區(qū)已有分布,但主要的活動地仍在冀魯大地。唐朝以后,由于北方外族入主中原,政權(quán)頻繁更迭,發(fā)生了幾次大規(guī)模的南下移民運動,孟姓在長江以南地區(qū)也得到迅速的擴散。
宋朝時期,孟姓大約有近3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2%,排在第五十五位。孟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約占全國孟姓總?cè)丝诘?0%。孟姓在全國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四川,這三省集中了孟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四省。全國形成了冀魯、川鄂兩塊孟姓聚集地。
明朝時期,孟姓大約有2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2%,為明朝第八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孟姓人口增長為負值。面對戰(zhàn)亂和屠殺,受害群體首先應(yīng)是主體在北方的人群,孟姓是北方地區(qū)姓氏,自然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孟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山西、河北,這三省大約占孟姓總?cè)丝诘?8.7%。其次分布于浙江、陜西二省。以前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大約占孟姓總?cè)丝诘?2%。宋元明600余年,孟姓主要向江南、東部、西部遷移,魯、冀、晉為孟姓聚集區(qū)。
姓氏分布
當(dāng)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多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南、河北,這三省的孟姓大約占孟姓總?cè)丝诘?6%。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約占孟姓總?cè)丝诘?1%。全國形成以魯豫冀、東北為中心的兩大塊孟姓聚集區(qū)。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孟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回遷,尤其突出向東北的遷移。孟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魯冀京津、黑吉遼大部、內(nèi)蒙古中部和東部、豫皖蘇北部、山西東北部,孟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话阍?.48%以上,中心地區(qū)達到1%以上,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8.4%,居住了大約54%的孟姓人群。在豫晉大部、皖蘇中部、皖東北、湖北北部、陜寧、甘肅大部、新疆西北、內(nèi)蒙古中西部、遼寧東段、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孟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话阍?.24%一0.48%之間,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面積的17.6%,居住了大約26.5%的孟姓人群。
江夏郡:西漢高祖時設(shè)置,治所在安陸(今湖北云夢),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安陸市、鐘祥縣、潛江市、鈣陽縣東部,以及河南光山縣、新縣西部、信陽市東部、淮河南部一帶地區(qū)。三國時期的曹魏、孫吳各置江夏郡:吳國孫權(quán)在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廬陵三地設(shè)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帶地區(qū);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夢西南)。西晉滅吳后,還治舊地,改為武昌郡。南北朝時期宋國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轄區(qū)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隋、唐兩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qū),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xùn)|”、“河內(nèi)”相對應(yīng),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qū)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于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余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zhàn)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qū)、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qū)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nóng)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qū)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qū)。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qū)、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nóng)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jīng)如今南陽市和陜西省的部分地區(qū)。東漢時期,河洛地區(qū)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qū)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qū)、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qū)、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qū)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qū)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qū)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tǒng)一北方后,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shè)了很多縣。隋朝統(tǒng)一天下,復(fù)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陜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qū)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qū)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shè)陜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設(shè)置),所以河南府的轄區(qū)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qū)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qū)元朝設(shè)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圍不再限于河洛地區(qū)。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qū)。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陜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陜州,包括今天的陜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qū)。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shè)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于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并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qū)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并入洛陽市,其余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qū)、西工區(qū)和郊區(qū),次年成立瀍河區(qū)。1982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新成立吉利區(qū)。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qū)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洛陽郊區(qū)更名為洛龍區(qū)。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lián)系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陜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后,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qū)就跟洛陽地區(qū)分道揚鑣。洛陽現(xiàn)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qū)、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qū)。
東?ぃ阂喾Q郯郡、海州。東?ぴ跉v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后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nèi)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fā)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于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lǐng)于此,稱炎國,后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于此,戰(zhàn)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后改稱東?。;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qū)。②東晉時期置于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qū);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fù)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fù)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后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qū)。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后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云港海州鎮(zhèn)),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h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qū)。
巨鹿郡:亦稱鉅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地大破秦朝軍隊主力。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運河以西,高陽、寧晉任縣以東,平鄉(xiāng)、威縣以北,山東德州、高唐、河北館陶之間地。漢朝至北魏因襲沿用。漢朝以后轄地在今河北省平鄉(xiāng)縣以北及晉縣一帶。
武康縣:治所在今浙江省北部。
平陸縣:治所在今山西省西南端、黃河北岸一帶地區(qū)。
安平縣:漢朝時期置縣(今山東益都),屬于涿郡。唐武德初年置深州,為該州治所。唐武德十七年廢深州,安平縣歸屬于定州。
江夏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東海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
安平堂:以望立堂。
平陸堂:以望立堂。
三遷堂:相傳孟子幼時家靠墓田,孟子就學(xué)埋墳,哭喪的事。孟母為了教育好兒子,就遷到集市旁邊住。孟子又學(xué)叫賣東西的聲音,孟母只好又遷。最后遷到學(xué)校旁安家,孟子學(xué)習(xí)禮讓進退,孟母高興地說:“這里可以使我的兒子成為好人了!庇捎诿夏溉w,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為圣人。
亞圣堂:因孟子被稱為“亞圣”而名其堂號。[1]
先賢-孟子
孟姓最著名的人物是孟子(光大儒家仁政學(xué)說的亞圣),本名孟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人,戰(zhàn)國時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幼年喪父,家境清貧,母親知書達禮,聰明賢惠,“孟母三遷”,“斷機教子”說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孟子長大后,十分仰慕孔子,他赴魯游學(xué),受業(yè)于子思的門人,日夜勤奮,深研儒學(xué)之道。中年學(xué)成后,周游列國,講道德、說仁義,傳布儒學(xué)以拯救時弊,一度擔(dān)任過齊國卿相。但當(dāng)時列國爭雄,各國皆尚功利,紛紛以強凌弱,以大吞小,孟子的那一套“仁者無敵”的主張,顯得十分迂闊而不合時宜,因此不被采用。晚年,孟子離開齊國,辭官回鄉(xiāng),效法孔子“乃所愿,則學(xué)孔子也!薄睹献印す珜O丑上》。專致教育,同他的徒弟萬章等人“序詩書,述仲尼之意”,而作《孟子》七篇。
孟子銅塑像
孟子整個思想學(xué)說的核心是“仁政”。孟子生活的時代,秦國任用商鞅,富國強兵;楚、魏任用吳起,
接連打勝仗削弱了敵人;齊威王、宣王用孫臏、田忌這些人,致使其他諸侯國入朝納貢?梢,各國紛紛進行政治、軍事改革,崇尚武力,發(fā)動兼并戰(zhàn)爭,這使百姓苦不堪言,社會矛盾尖銳。孟子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憂心忡忡,通過對夏、商、周三代興衰的歷史考察,他認為對百姓的“仁”和“不仁”是統(tǒng)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關(guān)鍵,得天下者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就需行“仁政”,要求統(tǒng)治者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使百姓心悅誠服,以達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
孟子“仁政”主張的基礎(chǔ),是他基于“民為貴”的民本主義思想。孟子關(guān)心人民的疾苦,也認識到了人民的力量,并告誡統(tǒng)治者,要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否則,失去了民心就會自取滅亡。孟子的這種仁政愛民的思想,可謂遠見卓識,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深遠的影響,也成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貴遺產(chǎn)。
“性善論”是孟子整個思想學(xué)說的理論基石和出發(fā)點。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愛其親”。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猶如人的四肢一樣,在本質(zhì)上,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這并不是外界強加給人的,而是人性所固有的。由于人性向善,人們通過修身、養(yǎng)性,均“可以為堯舜”。同時,孟子還認為,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人們就有了善、惡的不同表現(xiàn)。這如同同樣的麥種,條件不同,收獲就有差別。因此,孟子強調(diào)要重視對人的教育,強調(diào)客觀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孟子的性善論雖然帶有較濃厚的唯心主義色彩,但其合理內(nèi)核是值得肯定的。
孟母擇鄰
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有其階級與時代的局限性,然而積極方面影響深遠。他的民本思想就成為后來的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論依據(jù)!巴洳荒芮⒏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氣節(jié)人格激勵著歷代仁人志士不畏權(quán)貴,為真理正義而斗爭。他還強調(diào)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客觀地研究孟子及其思想,對于我們新文化的建設(shè)者是有積極意義的。
戰(zhàn)國時還有墨家巨子孟勝,以及傳說能夠"生拔牛角"的勇士孟赍。西漢有今文易學(xué)"孟氏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 孟喜。東漢是有對丈夫"舉案齊眉"的孟光。
吳國有事母至孝、"哭竹生筍"的孟宗。
蜀國有孟達(?-228),本字子敬,因劉備的叔父名叫劉子敬,為避諱而改字子度[注]。扶風(fēng)(治今陜西興平東南)人,三國時期人物。本為劉璋屬下,后降劉備。奇襲荊州之戰(zhàn)時因不發(fā)兵救關(guān)羽而觸怒劉備,于是投奔曹魏。此后又欲反曹魏而歸蜀漢,事敗而死。
魏國孟建 字公威,汝南郡人
著名詩人孟浩然、孟云卿、孟郊,其詩歌膾炙人口。還有水利學(xué)家孟簡。
名將孟珙。
元初名臣—孟祺 參與編輯《農(nóng)桑輯要》 時與閻復(fù)、李謙, 徐琰,稱“東平四杰”
襄陽紅巾軍將領(lǐng)孟海馬。
孟善(?一1412)字百侯,山東武定府海豐縣孝理村(今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大孟家村)人。
元朝時在山東樞密院任職。朱元璋起兵,他叛元歸降,跟隨朱家父兄南征北戰(zhàn),屢建功勛,是明朝開國的功臣。
戲曲作家孟稱舜。
孟昭英
(1906.12.24-1995.2.25),電子學(xué)、物理學(xué)家。河北樂亭人。1928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xué)。1933年到美國加州理工學(xué)院攻讀研究生,1936年獲博士學(xué)位;貒螅窝嗑┐髮W(xué)副教授。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任由清華、北大、南開組成的臨時大學(xué)教授。1943年第二次赴美,任CIT(加州理工學(xué)院)課座教授。1952年清華大學(xué)成立新的無線電系,任系主任。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學(xué)部委員)。1991年捐資在清華設(shè) “清貧學(xué)生獎學(xué)金”。著有《陰極電子學(xué)》等著作,及Linear Plate Modulation of Triode
孟森
(1869—1937) 中國著名歷史學(xué)家,擅治明清史。字莼孫,號心史,著作多以此署名,世稱為孟心史先生。江蘇武進人。1869年(清同治八年)生于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后并入武進縣)。十四歲就學(xué)于當(dāng)?shù)孛麕熤茌d帆,以應(yīng)科舉之試。時孟森于制藝(八股文)外,開始著意于學(xué)術(shù)、政治、經(jīng)濟諸方面的發(fā)展。嗣后又赴日本留學(xué),進一步接受了西方近代學(xué)術(shù)文化和社會政治經(jīng)濟思想的影響,并于其后撰寫翻譯了一些有關(guān)法學(xué)及經(jīng)濟學(xué)的著作。中年時,孟森作幕廣西龍江兵備道,又為著名實業(yè)家張謇親近幕友。他留心于地方政治經(jīng)濟現(xiàn)狀,曾參與了清末立憲運動。
孟目的
(1897—1983) 藥學(xué)家。直隸(今河北)保定人。1918年畢業(yè)于協(xié)醫(yī)學(xué)院預(yù)科。1925年畢業(yè)于英國倫敦大學(xué)藥學(xué)院。是英國皇家藥科學(xué)會第一個中國會員。1925年回國。曾任協(xié)和醫(yī)學(xué)院藥科副主任,經(jīng)濟委員會衛(wèi)生實驗處藥物化學(xué)系主任,中國藥學(xué)會理事、理事長。1936年創(chuàng)辦國立藥學(xué)?茖W(xué)校,并任教授、校長。建國后,歷任中國藥典編纂委員會委員兼總干事,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wèi)生部區(qū)品檢驗所所長、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所長。為《中華藥典》第一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53年版和1963年版的編纂負責(zé)人之一。
孟繼懋
(1897—1980) 骨科學(xué)家和骨科教育家,中國杰出骨科先驅(qū)。他長期從事骨科臨床、教學(xué)及研究工作,為創(chuàng)建中國專業(yè)齊全國際知名的創(chuàng)傷骨科中心作出了貢獻。他首創(chuàng)治療股骨頸骨折的孟氏截骨術(shù)和孟氏肩關(guān)節(jié)融合術(shù)。
孟泰
(1898—1967) 鞍鋼老英雄,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代全國著名的勞動模范。河北省豐潤縣人,于1898年出生于一個貧苦農(nóng)民的家庭。他愛廠如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在恢復(fù)和發(fā)展鞍鋼生產(chǎn)中做出了重大貢獻,8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先后當(dāng)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當(dāng)選為中國工會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執(zhí)行委員。
孟憲承
(1899.9.21—1967.7.19) 著名中國現(xiàn)代教育家。江蘇省武進縣人。孟憲承早年畢業(yè)于上海的南洋公學(xué)中院和圣約翰大學(xué)。1918年留學(xué)美國,入華盛頓大學(xué)專攻教育學(xué),獲教育學(xué)碩士學(xué)位后又赴英國,在倫敦大學(xué)研究生院深造。孟憲承回國后以畢生精力從事教育工作,獻身教育事業(yè),曾先后在上海的圣約翰大學(xué)、光華大學(xué)、北京的清華大學(xué)、南京的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國立東南大學(xué)、杭州的浙江大學(xué)和北京師范大學(xué)、湖南國立師范學(xué)院等校任教,并一度擔(dān)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xué)秘書長、國立中央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院長和浙江省立民眾教育實驗學(xué)校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孟憲承出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部長、華東行政委員會教育局局長、華東師范大學(xué)校長。他連續(xù)當(dāng)選為第一、第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第三、第四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副主席,并曾擔(dān)任上海市教育學(xué)會會長。
孟憲民
(1900.2.2—1969.2.18) 地質(zhì)學(xué)、礦業(yè)學(xué)家。江蘇武進人。字應(yīng)鰲。192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1924年畢業(yè)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立礦業(yè)學(xué)院。1927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xué)院碩士學(xué)位。地質(zhì)部礦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副院長。畢業(yè)從事礦床地質(zhì)研究,特別對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礦床的礦物組成以及成礦理論有深入研究,擅長有關(guān)的礦物微量化學(xué)分析鑒定,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三、四十年代對云南個舊錫礦的開發(fā)和東川銅礦的地質(zhì)研究,頗多建樹。晚年倡導(dǎo)沿一定層位找礦的思維,即近代成礦理論中的層控礦問題,影響所及,取得了一些明顯的效果。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學(xué)部委員)。
孟少農(nóng)
(1915—1988) 汽車工程專家。中國科學(xué)院學(xué)部委員。畢生致力于汽車工業(yè)建設(shè)事業(yè),是新中國汽車工業(yè)技術(shù)的主要奠基人。成功地領(lǐng)導(dǎo)了********汽車制造廠、陜西汽車制造廠和第二汽車制造廠幾代產(chǎn)品的研制和開發(fā)。為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孟建柱
漢族,1947年7月生,江蘇吳縣人,1968年8月參加工作,197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上海機械學(xué)院系統(tǒng)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在職研究生學(xué)歷,工學(xué)碩士學(xué)位,高級經(jīng)濟師,F(xiàn)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wù)委員、國務(wù)院黨組成員,中央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公安部部長、黨委書記,總警監(jiān),兼任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
元朝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孟子五十一代孫孟祗祖曾續(xù)修家譜。
泰定年間(公元1324年)五十二代孟惟恭將“孟氏宗支圖”刻于碑上,藏于孔廟。
明朝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五十七代孟元詳細考證了孟氏歷代世系,也刻石立于孟廟。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年)六十代孟承相曾續(xù)修族譜。
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六十二代孟聞鉦組織孟氏族人共同捐資續(xù)修族譜,刊印后分發(fā)各戶,以便于日后“認祖歸宗”。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孟衍泰修編了一部較為完整的族譜,分送族眾。
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孟衍泰重!度w志》。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六十九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孟繼峊主持續(xù)修族譜。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七十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孟廣均主持續(xù)修了《孟子子世家譜》。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十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孟廣均主持纂修《重纂三遷志》。
孟氏族譜規(guī)定,續(xù)譜之時要將舊譜繳入譜館,一旦新譜修成,要將舊譜銷毀,所以清朝以前的孟氏族譜已經(jīng)沒有了,如今傳世的只有《道光譜》、《同治譜》兩種木版木刻活字印本。
《道光譜》收錄了孟寧、孟潤、孟衍泰在前幾次主持修譜時所寫的舊序,孟繼告為之作了新序。全譜共計六冊、十四卷。
《同治譜》共計六冊、十五卷,由孟廣均作序,收錄了五篇舊序,在內(nèi)容與編排上,和《道光譜》大致相同,該譜是孟府內(nèi)保存最為完備的孟氏族譜。
《三遷志》為志孟之書,書名取意于孟母三遷,既是孟氏族譜,又是地方志中的一種專志,以志為主,志牒相兼。創(chuàng)修《三遷志》的是明朝沂州道僉事、八蒼溪人史鄂。
《三遷志》始修于明朝嘉靖年間,最后修于清朝光緒年間,主持纂修的大多是地方官吏及社會名流,前后共編修六次,多以三遷命名,如今能看到的只有雍正本和光緒本。
現(xiàn)存的有關(guān)孟氏宗傳方面的碑刻有: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的碑刻,現(xiàn)立于孟廟東院啟圣殿前東檐廊下。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由孟子四十八代孫、宣武將軍、鄒縣令孟潤作序。
《亞圣四十五世孫孟寧之墓》碑,刻孟氏世系圖,立于孟母林內(nèi)孟氏中興祖孟寧墓前。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立。
《先師亞圣鄒國公續(xù)世系圖》碑存于孟廟寢殿院內(nèi)。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所立。
《孟氏宗派圖》碑存于孟廟寢殿院內(nèi)。明順二年(公元1331年)立。
《孟氏宗支之記》碑現(xiàn)存于孟廟啟賢門下。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立。
《宗派之圖》碑兩塊現(xiàn)分別存于孟廟承圣門北道東、乾隆御碑亭前。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立。
《孟氏大宗支派碑記》碑現(xiàn)存于孟府五代祠。清朝立。
44世祖華胥氏
43世祖伏羲(配女媧)
42世祖少典
41世祖黃帝
40世祖玄囂(即少昊)
39世祖蟜極
38世祖帝嚳
37世祖后稷
36世祖不窋
35世祖鞠
34世祖公劉
33世祖慶節(jié)
32世祖皇仆
31世祖差弗
30世祖毀隃
29世祖公非
28世祖高圉
27世祖亞圉
26世祖公叔祖類
25世祖周太王
24世祖季歷
23世祖周文王姬昌
22世祖周公姬旦
21世祖魯公伯禽(姬伯禽)
20世祖魯煬公
19世祖魯魏公
18世祖魯獻公
17世祖魯武公
16世祖魯孝公
15世祖魯惠公
14世祖魯桓公
13世祖慶父:字仲孫,魯桓公庶長子
12世祖孟穆伯
11世祖孟文伯
10世祖孟獻子
9世祖孟莊子
8世祖孟孝伯
7世祖孟僖子
6世祖孟懿子
5世祖孟武伯
4世祖(高祖父)孟敬子
3世祖(曾祖父)廬墓
2世祖(祖父)敏
1世祖(父親)孟孫激:字公宜,配仉氏;元延三年(1316年)追封邾國公;明嘉靖九年配享啟圣祠,稱先賢;清雍正元年改祀崇圣祠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孟軻,字子輿,華夏族,魯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他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尊稱“亞圣”;他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作品《孟子》流傳后世
1世孫(兒子) 孟仲子,北宋鄭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孫(孫子) 孟睪,鄒之處士,隱居不仕,好靜、多智慮,容貌俊儀,通五經(jīng),美詞章
3世孫(曾孫)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樸,不驕侮人,善于與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孫(玄孫)孟舒,字子懷,漢朝云中牧
5世孫孟之后,隱居不仕
6世孫孟昭,漢朝博士,博覽經(jīng)史,問貫古今
7世孫孟但,漢朝太子門大夫,精易道
8世孫孟卿,漢朝淮陽太守、太傅
9世孫孟喜,字長卿,漢朝郎官
10世孫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1世孫孟興,漢朝尚書郎
12世孫孟嘗,字伯周,漢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孫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孫孟戫,東漢濟陽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孫孟敏,字叔達,東漢新郡太守;博學(xué)能文,有荷甑墮地不顧事
16世孫孟光,字孝裕,東漢講部史;蜀漢拜議郎、符節(jié)令、屯騎校尉、長魯少府、大司農(nóng)
17世孫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騎侍郎,弘農(nóng)太守,典農(nóng)校尉,渤海太守,給事中,散騎常侍,中書令,封廣陵寧侯
18世孫孟宗,字恭武,孫吳永寧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筍”之事
19世孫孟揖,晉朝廬陵太守
20世孫孟觀,字叔時,晉朝殿中郎、黃門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孫孟嘉,字萬年,晉朝安西大將軍長史,江州別駕,生二子:孟懷玉、孟龍符;性無茍合,言無夸衿,為時所重
22世孫孟懷玉,晉安帝時封鄱陽縣侯,后為陽豐縣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將
23世孫孟表,字武達,南齊馬頭太守;北魏輔國大將軍、南兗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陽縣伯,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平西大將軍
24世孫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孫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將軍、光祿大夫、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
26世孫孟恂,字修仁,北魏東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師、太子太傅、車騎大將軍
27世孫孟儒,字敬業(yè),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齊文宣帝除中書舍人、東郡太守、廣平太守、太中大夫、衛(wèi)將軍
28世孫孟景,隋煬帝時為膺揚將軍
29世孫孟善誼,隋朝河內(nèi)通守
30世孫孟詵,唐朝鳳閣舍人、春宮侍郎、相王召為侍讀、同州刺史
31世孫孟大融,唐玄宗屢召不仕,后隱居于王屋山
32世孫孟浩然,唐朝詩人,少好節(jié)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謙的祖父)
33世孫孟云卿,字宜甫,唐朝校書郎,與詩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簡、孟華
34世孫孟簡,字幾道,唐朝倉部員外郎、諫儀大夫、常州刺史、戶部尚書、御史中丞、山男東道節(jié)度使
[注:孟簡、孟華均無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孫子,即孟郊(唐朝詩人)的兒子孟常謙作為孟軻的第35世孫]
35世孫孟常謙,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馬使,生二子:孟遵慶、孟元陽
36世孫孟遵慶,旨召不仕
37世孫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韓文公云:年少,禮甚嫻。手持問一編甚鉅。退披其編以讀之,盡其書無有不能。其所與友盡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遷
38世孫孟方立,唐朝昭義節(jié)度留守
39世孫孟承誨,后晉太府卿
40世孫孟漢卿,后周左羽林大將軍
41世孫孟貫,不仕,工于詩詞,主奉祀事
42世孫孟昶,隱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孫孟公濟,少勵高行,不樂仕進,避契丹之亂,藏譜于屋壁,隱居?xùn)|山而終
44世孫孟寧,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輔守兗州,訪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陽,又于鳧村訪得四十五代孟寧,推薦于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率領(lǐng)族眾,修編祖譜,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復(fù)興,無廢缺現(xiàn)象。孟氏后裔尊為中興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堅
45世孫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況、孟海
46世孫孟況,宋朝魚城教諭,主奉祀事
47世孫孟彬,宋朝臨沂縣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孫孟澄,仕為滕縣尹,主奉祀事
49世孫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時復(fù)其家;仕嶧州知州,為族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榮祖
50世孫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孫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孫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溫、孟思潤
53世孫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孫孟克剛,主奉祀事,無嗣
55世孫孟希文,字士煥,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孫孟堅的第九世孫孟克仁的長子,1451年授世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職自此始
56世孫孟元,字長伯,1489年承襲世職,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襲世職)
57世孫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兒子,1523年代襲世職
58世孫孟彥璞,字朝璽,1567年承襲世職
59世孫孟承光,字永觀,1601年承襲世職,長子孟宏略(其子孟聞玉)
60世孫孟宏益,字振揚,1623年代襲世職;孟聞玉長大后即讓職,朝廷改封孟宏益為錦衣衛(wèi)千戶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譽,生一子孟聞璽,孟聞璽生孟貞仁]
61世孫孟聞玉,字尤甫,1629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2世孫孟貞仁,字靜若,164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3世孫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4世孫孟衍泰,字懋東,174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5世孫孟興銑,字起輝,未承襲世職
66世孫孟毓瀚,字鐘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無子,由孟興銑的二弟孟興錞的兒子孟毓纍為繼續(xù)人;孟毓纍生孟傳梿]
67世孫孟傳梿,字國摸,178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8世孫孟繼烺(lang),字體耀,1815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9世孫孟廣均,字京華,乙酉科舉拔貢,戊子科舉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欽加主事銜,晉員外郎;先后創(chuàng)建或修復(fù)了廟、府、林、孟母斷機堂及廟戶營三遷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遷志》、《孟子世家譜》;為我們今天能看到孟廟、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對研究孟氏家族的興衰成敗、沿革變遷等方面資料,均做出來了重大貢獻
70世孫孟昭銓,字伯衡,187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71世孫孟憲泗,字法魯,光緒年間承襲世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慶桓、孟慶榕、孟慶棠
72世孫孟慶恒,字頌武,因早卒,未能承襲世職,由弟孟慶棠(字澤南)于光緒二十年代襲世職;至光緒三十一年(1894年)正式承襲;1935年由“世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改稱為“亞圣奉祀官”
73世孫孟繁驥,字雪生,1939年承襲奉祀官;1949年去了臺灣,1990年在臺北病逝
74世孫孟祥協(xié),1990年接任“亞圣奉祀官”,2015年在臺灣去世
75世孫孟令繼,現(xiàn)居臺灣
孟氏輩分表
《通天家譜》、《孟子世家譜》都明確記載了“分派以十一,別戶以二十”,這“十一派”、“二十戶”的孟氏后裔,是孟子的嫡傳子孫。孟子后裔自四十六代,即中興祖孟寧的兩個兒子,長子孟存,次子孟堅,經(jīng)過九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輩,共計有四十二人,但只有克仁、克誠、克昭、克威、克玨、克寬、克尹、克繼、克緒、克縉、克綸這十一支有傳人。這十一支即劃分為十一派,孟子后裔自“克”字輩傳到五十六代“!弊州叄灿嬘腥,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淵、希源等二十二人有傳人。其他十一人失傳。這二十二支就劃分為二十戶。按宗法制,以始祖嫡長子為大宗,奉祖先祀,其余的皆為小宗。
至今,孟氏族眾對自己的“戶”屬輩分也比較重視,都能如數(shù)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擺正自己的位置。
孟氏自孟子到孟寧,四十五代大都單傳,從五十代起,孟氏族入開始有意識地在同輩兄弟取名時采用同一個字,來表明世系,也便于識別、記憶。從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輩字分別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并不嚴格,特別是經(jīng)過元、明易代之亂,族人四散流徙,給子弟取名時不可能循規(guī)蹈矩。
明朝時朱元璋對孔、孟后裔格外優(yōu)禮。除賜給祭田、免除徭役,還先后特賜十字:“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作為孔、孟后裔子孫的行輩字;实鄱髻n行輩字,孟氏族眾都嚴格遵從。
明太祖所賜行輩,從孟子五十六代孫孟希文始授世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起排,十字十輩;明崇禎年間,報請皇帝批準,又立了十字十輩。
清朝同治年間由皇上核準,再立十字十輩,并在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續(xù)修族譜時予以確認和記載。民國初年,立二十字的行輩,并咨請當(dāng)時的北洋政府內(nèi)務(wù)部核準,登報周知,一字一輩。后來因為避清朝高宗弘歷諱,改“弘”字為“宏”,避清雍正帝諱,改“胤”字為“衍”。
孟氏合族統(tǒng)一字輩:“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興毓傅繼廣昭憲慶繁(凡)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亞圣之裔;采卿之宗:上聯(lián)典指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軻(公元前372~前289年),字子輿,鄒人(今山東鄒縣)。先世是魯國公族,受業(yè)于子思之門人,在儒學(xué)分化中,被稱為思孟學(xué)派,代表孔門嫡系正傳。著錄《孟子》十一篇,今存七篇,被稱為“亞圣”。下聯(lián)典指漢朝時期學(xué)者孟卿,蘭陵人。善為禮春秋,時人以卿呼之。
采卿之緒;亞圣之宗:同上(上下聯(lián)聯(lián)意、聯(lián)釋互易)。
昌平世澤;亞圣家聲:全聯(lián)典指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軻,元至順間加封鄒國亞圣公。
龍山逸興;鹿門隱居:上聯(lián)典指東晉時期江夏人孟嘉,字萬年,太尉庾亮領(lǐng)江州時,任他為從事,后為荊州刺史桓溫的參軍,深受桓溫器重。桓溫讓參軍孫盛作文章嘲諷他,他當(dāng)即作文回答,文章極美。后歷官從事中郎、長史。下聯(lián)典指唐朝時期詩人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陽人,早年在鹿門山隱居。四十歲時到長安,考進士不中,后為荊州從事。詩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其詩清談幽遠,長于寫景,多反映隱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孝誠生筍;廉德還珠:上聯(lián)典指三國時期吳人孟宗,字恭武,江夏人,孟嘉的曾祖父,以孝著名。少從南陽李肅學(xué),性至孝。母親喜歡吃筍,冬時筍尚未生,他進入竹林哀嘆悲泣,筍忽然迸出。后官鹽池司馬、吳縣令。下聯(lián)典指東漢時期合浦太守孟嘗,字伯周,上虞人。少修操行,后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太守?げ划a(chǎn)谷糧,而海里出珍珠,前任太守貪婪,逼百姓濫采,使珍珠漸漸移到交趾境內(nèi)。孟嘗到任后,革除前弊,使珍珠重返合浦,百姓們得以重操舊業(yè),商賈流通,人們稱他為“神明”。當(dāng)朝中征他回京時,吏民極力挽留,使他不得脫身。于是,他在夜里出走,隱居在一處貧困的水澤地,自己耕種而生。
孝著恭武;道傳孟軻:上聯(lián)典指東漢時期的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其先三世為郡吏,并伏節(jié)死難,嘗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上虞有寡婦至孝養(yǎng)姑。姑年老壽終,夫女弟先懷嫌忌,乃誣婦厭苦供養(yǎng),加鴆其母,列訟縣庭?げ患訉げ,遂結(jié)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于太守,太守不為理。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后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澤時降!毕侣(lián)典指戰(zhàn)國時期孟子。
仉氏教子;孟光敬夫:上聯(lián)典指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軻之母仉氏,“孟母三遷”歷來為教子的佳話。下聯(lián)典指東漢時期的梁鴻妻孟光,與鴻遁逃霸陵山中,夫婦相敬如賓。
珠還合浦;節(jié)鎮(zhèn)荊襄:上聯(lián)典指后漢時期的孟嘗。下聯(lián)典指宋朝時期的孟珙。
五友家聲遠;七篇世澤長:上聯(lián)典指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孟獻子(仲孫蔑),人稱賢大夫,有五友相助。下聯(lián)典指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孟子。受業(yè)于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人,歷游齊、宋、滕、魏等國,曾任齊襄王的客卿。因主張不被采用,晚年與弟子著書立說。把孔子“仁”的觀念發(fā)展為“仁政”學(xué)說,他的理論對后世儒家影響很大,被認為是孔子學(xué)說的繼承者,世稱“亞圣”。著作有《孟子》七篇。成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
苦吟東野集;親撰長春符:上聯(lián)典指唐朝時期詩人孟郊(公元751~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曾任河南水陸轉(zhuǎn)運判官,后任興元軍參謀。長于五言古詩,有《孟東野詩集》。下聯(lián)典指五代十國時期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19~965年),公元934~965年在位。字保元,名仁贊,生于太原。后蜀開國國君孟知詳?shù)谌,為兩川?jié)度行軍司馬。知詳病,他監(jiān)國,后嗣位。據(jù)宋人張?zhí)朴ⅰ妒駲勮弧酚涊d:“蜀末歸宋之前一年,歲除日,昶令學(xué)士辛寅遜題桃符板于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云:‘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焙笫酪话阏J為孟昶所題上述聯(lián)語,是迄今史書中所見最早的春聯(lián)。
篤生周世季;私淑圣人門:此聯(lián)為孟子廟聯(lián)。
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此聯(lián)為孟浩然撰孟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教子無如仉氏;敬夫共仰孟光:上聯(lián)典指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母親仉氏。孟子幼年時貪玩,愛嬉戲,學(xué)人挖墓、學(xué)商人叫賣,孟母三次遷居,直至住到學(xué)宮帝。孟子曾經(jīng)廢學(xué)回家,孟母用剪刀剪斷正在織著的布來教訓(xùn)他,孟子從此朝夕苦學(xué),終成大儒。下聯(lián)典指東漢時期扶風(fēng)平陵人孟光,字德曜,梁鴻的妻子。夫妻隱居在灞陵山中,以耕織為生。后來到吳,梁鴻為傭工,每天回家吃飯時,孟光都舉案齊眉,以示對梁鴻的敬愛,為世人所仰慕。
雄辨七扁尼父志;清詩五字杜陵心:上聯(lián)典指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軻。下聯(lián)典指唐朝時期詩人孟浩然(公元689~740年),襄陽人。其詩與王維齊名,時稱“王孟”。所作詩多寫山水景物及隱居或羈旅生活,為李白、杜甫等人所稱贊。有《孟浩然集》。
孟嘉曾向風(fēng)前落;郭泰還從雨里過:上聯(lián)典出《晉書·孟嘉傳》:“九月九日,溫燕龍山,寮佐畢集。時佐吏并著戎服。有風(fēng)至,吹嘉帽墮落,嘉不之覺。溫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嘉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命孫盛作文嘲嘉,著嘉坐處。嘉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孟嘉,東晉時代的著名文人,即陶淵明的外祖父,是晉大司馬桓溫手下的參軍大將。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天,桓溫邀集賓客幕僚登龍山宴會,在山頂大擺宴席,飲酒賦詩。大家杯盞相酬,興致很高。突然間,一陣風(fēng)刮過,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盂嘉這時已經(jīng)有幾分酒意,只顧觀賞美景,并未察覺。桓溫便叫在座的孫盛作文嘲笑他。孫盛也是當(dāng)時很著名的文人,遵照桓溫的命令,在席間寫了一篇文章責(zé)難孟嘉,不料孟嘉雖有醉意,依然文思敏捷,孫盛的文章剛作好,他立即提起筆作文答辯,由于文采甚美而傳為佳話。這是登高覽勝,以至于樂而忘形的故事。在詠重陽節(jié)的詩里,常見有“龍山落帽”或“落帽”,都是以這事為典故的。下聯(lián)典出《后漢書·郭泰傳》:郭泰(公元128~169年),字林宗,人稱有道先生,東漢太原介休人(今山西介休)。家貧,早孤,及長,身高八尺,容貌魁偉。曾就學(xué)成臯(今河南成臯)屈伯彥,三年,博通三墳五典。善談?wù),美音?講話聲音清亮)。初入京師,時人莫識,名士符融,一見嗟服,因此薦于其師河南尹李膺,以為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鳥之鳳凰,羽儀未翔。李膺生性簡亢,很少交接,為官獨持風(fēng)裁,為天下楷模,聲望極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膺與郭泰相見,待以師友之禮,并說,吾識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郭泰遂名振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官員)諸儒(士人、太學(xué)生)送至河上,車數(shù)千輛。林宗惟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更有甚者,郭泰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其見慕皆如此。
風(fēng)落孟嘉不妨舍舊;雨逢郭泰大好更新:同“孟嘉曾向風(fēng)前落;郭泰還從雨里過”。
鄒嶧雄風(fēng),塞兩間正氣;兄弟美質(zhì),獲雙珠令名:上聯(lián)典指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軻。下聯(lián)典指南朝宋國時期會稽太守孟頭,字彥重,孟昶之弟。昶頭弄美風(fēng)姿,時人謂之“雙珠”。
貴公網(wǎng)安備 520102020000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