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姓:主要來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黃帝時史官倉頡的子孫有以侯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時鄭國共叔段之子共仲被莊公賜姓侯;以及由改姓而來或其他。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30位,在2005年由中國科學(xué)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xué)研究所袁義達主持完,袁義達、鐘蔚倫主編的《當(dāng)代百家姓》里排名第77位。人口約占中國漢族人口的0.29%。尤以湖南、安徽、河北、遼寧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侯姓約占中國漢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48%。
侯氏宗祠
源流
出自姬姓。以爵位為氏。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中國歷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晉國,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國。而侯氏正是出自晉國的公族。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而且以祖先的爵位為姓,是為侯姓。據(jù)《金鄉(xiāng)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鄭莊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莊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又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鄭莊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出自姒姓。據(jù)《姓氏考略》云: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孫以地為氏,稱為侯氏。
為鮮卑族復(fù)姓所改。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復(fù)姓侯奴氏、侯伏氏,進入中原后皆改為漢字單姓“侯”氏。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倉頡的后代,據(jù)《漢上谷長史侯相碑》所記載:“侯氏,出自倉頡之后!眰}頡,即蒼頡,史書中說他是黃帝的史官,是漢字的創(chuàng)始者。相傳他是今河南南樂縣人!吨艿赜洝氛f:“倉頡姓侯岡氏,名頡”。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馮翊衙縣(今陜西白水縣),簡稱為侯氏!锻ㄖ尽な献迓浴匪,鮮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為復(fù)姓“侯莫陳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遷都洛陽后,由于其后裔逐漸被漢族同化,于是將姓氏省略為單姓,將其改為侯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姓氏。
來自叔段。春秋時,鄭國的叔段因要謀反的動機被哥哥莊公發(fā)覺而討伐他,他逃到共這個地方,被稱做共叔段,他死后,鄭莊公賜其子孫共仲為侯氏。據(jù)《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國是公元前11世紀(jì)西周分封的姬姓諸侯國,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晉昭侯分封叔父成師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歷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xí)x侯緡,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晉武公)殺死,其子孫逃難到其他諸侯國,以祖上原來的爵號“侯”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黃帝時史官倉頡的子孫有以侯為氏者。倉頡也稱蒼頡
,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是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chuàng)造者,被后人尊為中華文字始祖。
如照系出史皇氏,倉帝史皇姬名岡,字頡,后為侯氏的說法。
河南密縣倉祖的正傳后代、孔門弟子郢公、字炎宋,因葬于倉祖墳旁而被追封為侍圣公爵。郢公炎宋列昭字輩共七十六代。當(dāng)郢祖拜學(xué)孔門時,孔子謂之曰:“侯氏世有功德于民乎?蓋郢始祖造字以有書契,代結(jié)繩正無窮功德也!焙钍鲜兰矣胁皇拦Φ掠诿瘢蠖际且驗檑娴南热税l(fā)明了漢字,以字記錄代替了結(jié)繩記事。
侯姓的淵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據(jù)《元和姓纂》的記載,在春秋時期,晉國緡侯的后代逃亡去別的國家,就以侯為氏。當(dāng)時,鄭國有侯宜多、侯多羽,魯國有侯叔下、侯妃,齊國有侯朝,魏國有侯嬴。而根據(jù)《唐書·宰相世系表》上的記載,晉緡侯被晉武公所殺,他的子孫后代逃往國外,以爵位“侯”為姓。據(jù)考證,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后裔,屬正宗源流。故氏后人奉緡侯為侯姓的得姓始祖。
奉緡侯
先秦時期,侯姓活躍于河南、山東、陜晉南部一帶。秦漢時期,由于中原
戰(zhàn)爭頻繁,侯氏北遷河北、山西,西奔甘肅、寧夏。兩晉南北朝時,中原擴增了鮮卑族的侯姓,內(nèi)蒙古、遼寧地區(qū)侯姓隨之增加。同時,西北地區(qū)的侯姓,越過秦嶺進入四川、貴州、湖南、廣東,中原和山東的侯姓南下安徽、江蘇地區(qū)。到唐宋時期,侯姓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江西、浙江、福建、廣西等地。明朝永樂年間侯姓進入了臺灣。[4]
宋朝時期,侯姓大約有34萬多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5%,排在第五十位。侯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約占全國侯姓總?cè)丝诘?4%。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湖南、陜西,這四省侯姓大約占侯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山東、四川,這兩省的侯姓又集中了14%。全國形成了北部秦晉豫魯、南方湘川兩個侯姓人口聚集區(qū)帶。
明朝時期,侯姓大約有26萬余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七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侯姓人口增長為負(fù)值,凈減少了8萬。面對戰(zhàn)亂和屠殺,受害群體首先應(yīng)是主體在北方的人群,侯姓是北方地區(qū)姓氏,自然受到了慘重的損失。陜西為侯姓第一大省,約占侯姓總?cè)丝诘?7.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陜西、山西、浙江,這三省侯姓大約占侯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山東、河南、甘肅、江蘇、河北,這五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3%。宋元明600余年,侯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和西部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北部秦晉豫魯、東南江浙兩大塊侯姓人口聚集地區(qū)。
當(dāng)代侯姓的人口已達300余萬,為全國第七十七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4%。大約占侯姓總?cè)丝诘?1%,其次分布于遼寧、安徽、湖南、廣東、四川、山東、黑龍江,這七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6%。河南居住了侯姓總?cè)丝诘?2%,為侯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北部豫冀晉、南部湘粵、東北地區(qū)三塊高比率侯姓區(qū)域。侯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侯姓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地區(qū)。在豫晉陜、冀京津、遼吉、寧蒙黑大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渝黔東部、山東大部、安徽北部、鄂湘大部、粵桂北部、云南南端,侯姓一般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33%以上,有的達到0.8%以上,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5%,居住了大約67.6%的侯姓人群。在蒙黑北端、山東東南、皖蘇中部、湖北東南、湖南東部、江西西部、閩粵交界地、廣東南部、廣西中部、云南中部、渝黔西部、四川、甘寧南部,侯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2%~o.33%之間,以上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1%,居住了大約23.7%的侯姓人群。
上谷郡,戰(zhàn)國燕時開始置郡,秦朝時治所在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保定、易州、宣化一帶);
丹徒郡,秦朝時置丹徒縣,治所在今江蘇省丹徒縣。此支為上谷郡分支,其開山始祖為東漢大司徒侯霸的后代;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支為北魏鮮卑族侯奴氏、古口引氏等后裔形成。
“上谷堂”、“卻幣堂”、“救趙堂”、“勤慎堂”、“壯悔堂”等。
“卻幣堂”、“救趙堂”這兩個堂號有共同的來源:戰(zhàn)國的時候,秦國要攻打趙國,趙國于是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沒有兵符,不能指揮軍隊,于是拿著金幣就找到侯贏,侯贏是一位71歲的隱士,職位是魏國大梁看門人,家里很窮卻堅決不要信陵君的金幣,他給信陵君出了一計,讓如姬偷來了兵符。侯贏又介紹了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參與用兵,信陵君得到了晉國的兵馬,打敗了秦國,救了趙國。
侯方域
歷史上,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單獨立傳者57人,被收入《中國人名大辭典》者121人。
朝代 |
姓名 |
籍貫地域 |
身份 |
成就/評價 |
---|---|---|---|---|
戰(zhàn)國 |
侯嬴 |
魏國 |
門客 |
信陵君(魏公子無忌)門人,曾獻計信陵君,設(shè)法竊得兵符,勝秦救趙,為時人推重。 |
東漢 |
侯霸 |
河南郡密縣(今河南新密) |
官吏 |
歷任太子舍人、南陽郡隨縣縣宰、執(zhí)法刺奸、淮平郡太守、尚書令、大司徒,深得光武帝的信賴器重,對東漢初年的政權(quán)建設(shè)多有建樹。 |
東漢 |
侯謹(jǐn) |
敦煌 |
文人 |
曾作《矯世論》,《皇德論》記敘當(dāng)朝史事。河西人敬稱他為“侯君”。 |
隋代 |
侯白 |
魏郡臨漳(今屬河北) |
幽默家 |
好學(xué)有捷才,性滑稽,尤辯俊。舉秀才,為儒林郎。 |
唐代 |
侯君集 |
豳州三水(今陜西旬邑) |
官吏 |
唐朝名將,封陳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唐代 |
侯道華 |
芮城 |
文人 |
好讀子書與經(jīng)史,手不釋卷 |
北宋 |
侯叔獻 |
撫州宣黃 |
官吏 |
時任水監(jiān)丞,多次治理黃河水有功。 |
宋代 |
侯友彰 |
潭州衡山 |
官吏 |
仁宗慶歷六年進士。為臨武尉,改桂林丞。廉謹(jǐn)儉約,取與不茍居官十年,布衣蔬食,無異寒士。 |
明代 |
侯恂 |
河南商丘 |
官吏 |
萬歷進士,曾任兵部侍郎等職。 |
明末清初 |
侯方域 |
河南郡商邱 |
文人 |
擅長古文與寫詩,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合稱為四公子。 |
清代 |
侯芝 |
江蘇上元 |
文學(xué)家 |
她的許多詞流傳于世,其中以《再生緣》最為著名。 |
現(xiàn)當(dāng)代
姓名 |
生卒年 |
籍貫/出生地 |
身份/成就/評價 |
---|---|---|---|
侯外廬 |
1903~1987 |
山西平遙 |
中國歷史學(xué)家、思想家、教育家。 |
侯喜瑞 |
1896~1983 |
北京 |
京劇演員,擅演《丁甲山》、《陽平關(guān)》、《鬧江州》、《法門寺》等 |
侯德榜 |
1890~1974 |
福建候官(今福州臺江) |
中國化學(xué)家,“侯氏制堿法”的創(chuàng)始人。 |
侯德封 |
1900~1980 |
河北高陽 |
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地質(zhì)學(xué)家。 |
侯寶林 |
1917~1993 |
天津 |
相聲表演藝術(shù)家,相聲界開創(chuàng)性的一代宗師。 |
侯耀文 |
1948~2007 |
北京 |
著名相聲作家,表演藝術(shù)家,國家一級演員。 |
侯勇 |
1967~至今 |
江蘇贛榆 |
軍人,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得過華表獎、金鷹獎、飛天獎等獎項。 |
侯佩岑 |
1978~至今 |
中國臺北 |
中國臺灣女藝人,有“臺灣第一美女主播”之稱。 |
字輩排行
地域 |
字輩 |
---|---|
湖南湘潭 |
衡州太守裔建業(yè)盛岡林文武多俊杰歷朝列晉紳忠恕澤洪廣貽廉德懋光英華輝上國賢達顯榮昌肇唐勛烈繼紹宋典型彰培植錘名士修齊兆福祥 |
湖南岳陽 |
士業(yè)奇仁玉文華煥楚邦家聲芳大振國澤慶平章克象昭民德承榮獻俊良光先啟佑永萬代錫蕃昌 |
湖南張家界 |
宗德啟萬世...... |
湖南會澤 |
開堂世明金...... |
山東樂陵楊安鎮(zhèn) |
玉長殿德廷飛...... |
山東菏澤 |
天樸文繼廣存凱 |
山東聊城 |
樹新云(明)學(xué)長金 |
山東滕州 |
宜致賀欽成紹宗訓(xùn) |
山東泰安 |
文詔安希培方存衍傳明 |
山東泰安一支 |
德圣金(大)立潤林煥培鎮(zhèn)清樹興毓傳繼廣 |
山東威海 |
偉元林鳳常世在 |
山東東平 |
元云延家慶照緒玉生恒 |
山東鄒城 |
仁義禮智信...... |
山東侯家洼 |
加中天德文國 |
山東陵縣 |
長立慶(清)金玉宏 |
山東張店 |
宜連其祥德方正光延長 |
山東成武 |
祥光照世玉慶衡昌 |
山東諸城 |
金水木火土...... |
山東鄆城 |
仰憲本善良傳繼振安邦宏文慶世遠(yuǎn)繁衍大寶光 |
山東濟南 |
文奇廷代殿連登家運昌盛國永承 |
山東汶上 |
熙朝召(鳳)現(xiàn)典圣代渙文章 |
山東棗莊 |
琴慎宜志賀欽成紹中迅(順)昭瑞勇明清 |
山東梁山 |
熙朝昭憲典圣代渙文章孝由藍(lán)亭 |
山東日照 |
作加永學(xué)...... |
山東莒南 |
兆步文學(xué)仕維功慶盛世 |
山東高密 |
明記開文運家升氣進陽國恩傳世遠(yuǎn)祖德延年昌 |
山東侯氏一支 |
明紀(jì)開文運家升旗進揚國恩傳世遠(yuǎn)祖德延年昌 |
山東侯氏一支 |
云巨寶玉長 |
山東侯氏一支 |
月峰志…… |
山東侯氏一支 |
恩普照永光 |
甘肅武威 |
國泰景文光天中華 |
甘肅永昌 |
尚作有文玉 |
甘肅蘭州 |
正永言孝思 |
甘肅慶陽 |
占勝吉永長遠(yuǎn) |
甘肅永昌 |
尚作有文玉 |
甘肅武威 |
國泰景文光天中華 |
河南信陽 |
德功作以培久 |
河南濮陽 |
……耕存,熙(守)朝兆憲典,勝代換文章,孝友蘭廷貴,忠良玉佃芳 |
河南南陽 |
煥清更讀傳家保 |
河南周口 |
克振家為廣習(xí)汝崴國邦 |
河南安陽 |
進國守三邦欽庭大永西金書新得貴玉立自中和 |
河南侯氏一支 |
慶家松文憲天 |
河南侯氏一支 |
峻伯秀…… |
河南侯氏一支 |
國廣…… |
河南侯氏一支 |
守儒世家傳,君彥緒啟;揚乃祖宏德,詩禮永昭 |
江蘇淮安 |
靖瞻景龍如堯秉一夢萬秀良家庭其吉 |
江蘇豐縣 |
加中天德文國……進樹仰貽祥西光承慶方 |
江蘇徐州 |
提敬本先立永正明長清 |
江蘇連云港 |
懷朝安邦治國立業(yè)興家 |
江蘇淮安 |
靖瞻景龍如堯秉一夢萬秀良家庭其吉 |
江蘇沛縣 |
孝昌…… |
遼寧遼陽 |
明春…… |
遼寧鞍山 |
文明禮興云會(慧)豐寶同安慶福林 |
遼寧撫順 |
玉立…… |
遼寧新民 |
勇廣德財…… |
遼寧錦州 |
占國…… |
河北邯鄲 |
挺進培永正明長清(久) |
河北廊坊 |
元國克…… |
河北侯氏一支 |
天廷云久書 |
河北南宮 |
成賜云香慶瑞…… |
安徽碭山 |
體敬本先力推到石云廣玉世繼長中振 |
安徽濉溪孫疃侯家莊 |
戰(zhàn)文計西思道青長(常)法萬世明金玉滿堂宏 |
安徽蕪湖 |
大之道在…昌清…… |
安徽蒙城 |
...樹志學(xué)... |
安徽淮南 |
傳志蘭繼培書香 |
陜西長安 |
本萬奮育…… |
陜西西安 |
明德開文運安天惠道興 |
陜西寶雞 |
英海文 |
湖北荊門 |
光昌閑…… |
湖北公安 |
禮義柱明賢 |
貴州畢節(jié) |
學(xué)一申國天青正世光元敦廷肇基尚先澤允安全定治昌文德明良慶毓賢官興忠俊彥廣濟福長延 |
重慶永川 |
登三仕朝廷聯(lián)隆增光明明良世代長文武…… |
海南文昌 |
儒志文芳運惠元亨升秀邦之漢敷榮國有禎 |
云南會澤 |
開堂世明金 |
四川宜賓 |
技士思修己遠(yuǎn)宗政策長 |
江西鷹潭 |
嚴(yán)錫川山斗心正元茂福 |
廣東揭陽 |
德澤祥光發(fā) |
新疆烏魯木齊 |
慶兆旭…… |
臺灣嘉義 |
昭伯久武爾君延志成信禮光振耀奕世數(shù)達萬邦丕乃高第 |
楊厝正矩支派 |
振起家聲祖基恢宏 |
深安海支派 |
天昌國仕啟子孫賢繼志奕世起簪纓 |
吉林東遼、遼寧海城 |
天登君世進從克永清廷振瑞維耀遠(yuǎn)富嘉慶榮常述祥忠余業(yè)武國建彥昌 |
天津侯氏一支 |
學(xué)顏庭…… |
河南新鄉(xiāng)市封丘縣曹崗鄉(xiāng)李和村 |
立正玉廣獻士青紅振家邦 |
重慶豐都社壇鎮(zhèn)大堡鄉(xiāng) |
德廣東先…… |
山西大同市渾源縣 |
兵新耀寶....... |
廣西三江 |
邦正朝安泰,家興國盛昌,祥開明世代,瑞啟照宗芳 |
安徽宣城、湖北下江南 |
文今天開華,萬年長啟德,有信再侯家,.... |
天津薊縣 |
光宗路大廣,年金榮全振...... |
青海樂都縣 |
國德文武全才賢,以禮成章余進繁...... |
河北滄州吳橋縣萬糧侯村 | 浚植炳增錦,澤榕烯堪鎮(zhèn) |
資料來自中華萬家姓,并持續(xù)更新中。 |
家譜文獻
族譜 | 編者 | 編纂時間 | 藏地 | 備注 |
---|---|---|---|---|
廣東南海亨田鄉(xiāng)侯氏族譜,不分卷 |
(明)侯繼祿始修 |
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 |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
廣東南海亨田鄉(xiāng)侯氏族譜,不分卷 |
(民國)侯恒鐘續(xù)修 |
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
|
江蘇無錫錫山東里侯氏八修宗譜,二十卷 |
(明)侯先春始修 |
明萬歷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 |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
|
江蘇無錫錫山東里侯氏八修宗譜,二十卷 |
(民國)侯學(xué)愈續(xù)修 |
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鉛印本十八冊 |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附二卷、二十一冊) |
|
河北南皮侯氏三修族譜不分卷 |
(民國)侯光藜 |
始修于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重修石印本五冊 |
中國國家圖書館、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 |
|
大清皇誥修遼寧侯氏宗譜 |
(清)侯振舉參修 |
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始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續(xù)修木刻活字印本,2006年侯氏宗譜組委會再次續(xù)修 |
遼寧省海城市博物館、析木鎮(zhèn)析木村侯維云處 |
|
四川高縣上啟侯氏族譜一卷 |
(民國)侯澤金重纂 |
始修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 |
四川省高縣落潤?quán)l(xiāng)紅星村曬壩生產(chǎn)隊 |
|
天津侯氏族譜不分卷 |
(清)侯洵等修 |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
|
浙江臨海夏館侯氏宗譜 |
(清)洪枰序 |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三卷 |
浙江省臨?h博物館 |
|
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譜不分卷 |
(清)胡朝翰、王世昌修纂 |
清嘉慶十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浙江省圖書館 |
|
侯氏家乘 |
(清)侯鵬著 |
清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 |
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廣東番禺金錢村侯氏族譜不分卷 |
(清)侯子城志 |
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手寫本一冊 |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
|
江蘇無錫錫山東里侯氏宗譜十二卷 |
(清)侯守廉等六修 |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
|
江蘇無錫錫山東里侯氏六修宗譜十二卷 |
(清)侯守廉纂修 |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八卷、第十~十二卷 |
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浙江臨海夏館侯氏宗譜 |
(清)周來賓序 |
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二卷 |
浙江省臨海縣博物館 |
|
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譜不分卷 |
(清)侯寶九、侯允晚修纂 |
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 |
浙江省圖書館 |
書口鐫《昆陽上谷侯氏宗譜》 |
浙江臨海夏館侯氏宗譜 |
(清)陳甫序 |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七卷 |
浙江省臨?h博物館 |
|
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譜不分卷 |
(清)侯千扶、侯千瓜修纂 |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 |
浙江省圖書館 |
書口鐫《上谷郡侯氏宗譜》 |
江蘇無錫錫山東里侯氏六修宗譜 |
(清)侯倬翰纂修 |
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冊,今僅存第六~八卷、第十一~十六卷 |
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湖南大庸永定侯氏初譜不分卷 |
(清)侯昌銘、侯鳴珂等修 |
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 |
河南省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
|
福建侯官郭氏家集,附福州郭氏支譜 |
(清)郭柏蒼輯 |
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 |
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譜不分卷 |
(清)夏增榮輯 |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 |
浙江省圖書館 |
書口鐫《上谷郡侯氏宗譜》 |
湖南湘鄉(xiāng)湘西侯氏三修譜 |
著者待考 |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十三~十六卷 |
湖南省圖書館 |
|
江蘇侯氏重修宗譜三十一卷,首一卷 |
(清)侯應(yīng)洹修 |
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清忠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九冊 |
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 |
|
湖南長沙靖港侯氏家譜,首三卷、末一卷 |
(民國)侯永錄等纂修 |
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有心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今僅存第一~二十卷、卷首上中兩冊 |
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廣東侯善行堂族本不分卷 |
著者待考 |
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
該族散居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新界、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 |
江蘇無錫錫山東里侯氏八修宗譜二十卷,首一卷,侯少芝先生諫草二卷,侯霓峰先生榮哀錄祭文一卷 |
(民國)侯倬翰纂修 |
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冊 |
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江蘇無錫錫山東里侯氏八修宗譜二十卷 |
(民國)侯學(xué)愈纂修 |
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鉛印本十八冊 |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附二卷、二十一冊)。 |
|
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譜不分卷 |
(民國)侯載元、侯載繪修纂 |
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浙江省圖書館 |
|
湖南衡山箬驛侯氏三修譜十六卷 |
(民國)侯業(yè)紹、侯聲洋等修,侯家麟纂 |
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上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 |
湖南省圖書館 |
|
浙江臨海東侯單氏宗譜六卷 |
(民國)單道坦等纂 |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二卷 |
浙江省臨海市博物館 |
|
湖南湘潭橫頭侯氏九修族譜 |
(民國)侯逢仙等纂修 |
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松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 |
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香港新界丙岡候氏族譜不分卷 |
著者待考 |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手寫本一冊 |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
|
四川簡陽侯氏族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
(民國)嚴(yán)正相編輯 |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石印本兩冊 |
中國國家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 |
|
浙江臨海夏館侯氏宗譜十二卷 |
(民國)李定纂 |
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十卷 |
浙江省臨海市博物館、浙江省臨海市邵東鄉(xiāng)山下坦村朱家岙 |
|
浙江鄞縣侯氏支譜不分卷 |
著者待考 |
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
|
云南洱源鄧川侯氏族譜不分卷 |
(清)侯鈞瑞撰 |
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云南省圖書館 |
|
山西呂梁交城侯氏族譜不分卷 |
著者待考 |
今人整理完成,刊印成冊 |
|
|
四川南溪縣侯氏族譜總卷,分二卷 |
(民國后期)侯明成 |
今人整理完成總卷編制,刊印一冊 |
|
宗、沛、澤三個字輩 |
|
宗祠楹聯(lián)
蜺龍節(jié)度;
松鶴仙郎。
上聯(lián)典指唐朝時期的節(jié)度使侯弘實的事典。下聯(lián)典指唐朝時期的道士侯道華的事典。
竊符救趙;
奏制封侯。
上聯(lián)說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隱士侯嬴的事典。下聯(lián)典指東漢朝初期的河南省密縣人關(guān)內(nèi)侯侯霸的事典。
蜺龍節(jié)度;
松鶴仙郎。
上聯(lián)說唐朝時期的侯弘實,少年時曾夢見自己變成虹在河中飲水。有僧人為他相面說:“這是蜺龍。 焙蠊俟(jié)度使。下聯(lián)典指唐朝時期的芮城人侯道華的事典。
蜺龍節(jié)度;
巨鹿經(jīng)生。
上聯(lián)典指唐朝時期的侯弘實事典。下聯(lián)典指西漢朝時期的侯芭事典。
上谷門第;
巧智家聲。
全聯(lián)典指北魏朝時期的侯文和,滑稽多智,以巧聞世。
兩百華誕;
祖德流芳。
此聯(lián)為廣東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大門聯(lián)。
五言
迎賓名流遠(yuǎn);
治道功澤長。
此聯(lián)為侯氏宗祠通用堂聯(lián)。
花發(fā)三陽盛;
香飄五柞深。
此聯(lián)為唐朝時期的詩人侯列《花發(fā)上林》詩句聯(lián)。侯列,高亦作侯冽,唐元和六年進士。
瓊閣出高艷;
玉輦駐濃陰。
同上聯(lián)。
方域雅號公子;
侯景自稱帝王。
上聯(lián)典指明末清初才子侯方域,學(xué)朝宗,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合稱“四公子”。下聯(lián)典指南朝梁大將侯景,羯人。代梁自立漢朝稱帝王,不久被殺。
公生明,偏生暗;
智樂水,仁樂山。
此聯(lián)為郭沫若1948年書贈史學(xué)家侯外廬聯(lián)。
功臣著美凌煙閣;
學(xué)士流芳含象亭。
上聯(lián)典指唐朝時期的吏部尚書侯君集,三水人。跟從唐太宗李世民征伐有功,像列凌煙閣。下聯(lián)典指唐朝時期的學(xué)士侯行果的事典。
以姬易侯垂思遠(yuǎn);
由周及清世澤長。
此聯(lián)典指侯氏原姓姬,是唐叔虞的后代。后“曲沃武公伐滅之,子孫易姓為侯,一奔他國,一匿曹公山中!笔趾哟搴钍霞覐R的這副對聯(lián),概述了侯氏的歷史源流。
直諒喜來三徑友;
縱橫富有百城書。
此聯(lián)為清朝時期的成賢親王師傅侯蔭橋自題聯(lián)。
月照琴棋桐院坐;
舫名書畫米家來。
此聯(lián)為清朝時期的成賢親王師傅侯禪甫題聯(lián)。見《中國對聯(lián)大辭典》。
勤儉創(chuàng)業(yè)家聲振;
慎獨榮身四海行。
此聯(lián)為廣東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小門聯(lián),此聯(lián)以鶴頂格鑲嵌“勤慎”堂名。
紅杏坊里慎齋起;
勤慎堂中詩禮傳。
此聯(lián)為廣東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小門聯(lián)。
勤與儉乃治家上策;
慎而言為訓(xùn)子良規(guī)。
此聯(lián)為廣東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堂柱竹刻聯(lián),此聯(lián)以鶴頂格鑲嵌“勤慎”堂名。
諸先輩艱辛創(chuàng)基業(yè);
眾裔孫奮力振家邦。
此聯(lián)為廣東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正堂開基祖成鋼公牌位聯(lián)。
桐葉題詩,緣諧名士;
桃花薄命,血濺香君。
上聯(lián)典指三國時期蜀漢國的侯繼圖,游覽大慈寺時,拾到一片桐葉,上面題有詩句,于是藏了起來。后來娶了任家女兒為妻,才知道桐葉上的詩是她所寫。下聯(lián)說明末清初時期的文學(xué)家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明末隨父親侯恂(官至戶部尚書)住在京城,與桐城人方以智、如皋人冒襄、宜興人陳貞慧齊名,稱“四公子”。人清后應(yīng)河南鄉(xiāng)試,中副榜。能詩文,效法韓愈、歐陽修,才華橫溢,著有《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他曾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愛,巡撫田仰仗勢要李香君接待,香君堅決拒絕,至死不從,血濺扇面,當(dāng)時任右僉都御史的楊文驄借血跡畫成桃花。清朝戲曲作家孔尚任根據(jù)這段故事寫成傳奇劇本《桃花扇》。
五洲侯氏裔孫歸寧,喜慶華誕;
八方眾姓賓朋聚會,共祝繁榮。
此聯(lián)為廣東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正堂香案聯(lián)。
貴公網(wǎng)安備 52010202000011號